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今日资讯 > 国际 > 文章 当前位置: 国际 > 文章

撞船 撞礁 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时间:2021-10-1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国庆节刚结束,美国人就来给咱们拜了个“晚节”。

  北京时间10月8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0月7日证实,当地时间10月2日,美国海军“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 22)在南海潜航时与不明物体相撞,造成艇上十多名水手受伤。目前该艇正以水面状态返回关岛。

这真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真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相比一般海军活动时快速、详尽且长篇大论的内容报道,美国海军对此次事故的通报不仅较事发时间晚了将近一周,内容上也是除了潜艇名称和事故时间有相对准确的信息外,其余的明显都在打哈哈:

  事故地点被表述为“印太地区的国际水域”;潜艇状况只强调“无人受伤危及生命”以及“核动力推进装置未受影响”;至于撞了谁、潜艇其他受损状况等等,更是一概没说。

  甚至连我们所知的潜艇在南海相撞及潜艇以水面状态航行返回关岛等信息,都是靠美国海军相关媒体“四处打听”之后才补上的信息。

说了让人安心的话,没说让人怀疑的话说了让人安心的话,没说让人怀疑的话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到底撞上了什么?在潜艇返回关岛,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并将关键信息向外公布之前,恐怕谁也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从一般的潜艇事故原因推测,无非是潜艇撞上了其他的舰船,撞上了海底的各类突出物体,或是潜艇在水下与别国潜艇发生相撞这几大方向。

  但其中,撞上其他舰船的可能性最容易排除,虽然这种事故类型在潜艇水下撞击事故中出现的概率最高,过去美国海军也多次出现诸如“格林维尔”潜艇撞沉日本“爱媛”号渔船,“路易斯安那”号核潜艇撞击本国补给舰,“纽波特纽斯”号核潜艇撞上日本油轮等一系列事故,但由于此类事故中存在着一目了然的另一个当事方,事故原因没那么难以调查。

  然而,这次差不多一周后还说不清楚事情真相,显然是说不过去。

海军“旧金山”号核潜艇事故后的状态海军“旧金山”号核潜艇事故后的状态

  至于潜艇撞上海底各类突出物体,则是潜艇在浅海或者靠近海底行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美国海军作为潜艇使用经验丰富的国家,这类事故也有相关记录。

  2005年,美国海军“旧金山号”就在关岛附近水域撞上了一座在海图上没有及时更新标注的海底山脉。该事故导致“旧金山号”核潜艇艇艏严重受损,60多名艇员不同程度受伤,一名机械师伤重身亡。

  但在南海地区,由于整个南海的深度大多在500米以上,只有少数南海岛礁附近有300米以下的浅海;就概率而言,除非“康涅狄格”号正在浅海水域执行某些特殊任务,否则其撞上海底礁石的可能也很小。美国海军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就声称“从海图看事发海域水下并无凸起的海底陆地”,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这一相关可能。

南海深度示意图南海深度示意图

  至于撞上其他潜艇,相关例子毫无疑问就要举出1992年2月11日俄罗斯海军945型攻击核潜艇K-276号与美国核潜艇“巴吞鲁日”号相撞一事了。

  除了这种对抗性的潜艇“水下斗法”所导致的相撞外,诸如1969年苏联K-19号核潜艇撞击处于水下停车状态的美国“小鲨鱼”号潜艇,或2009年2月英国“前卫”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与法国“凯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因为没有互相发现对方而在低速状况下发生碰撞这种单纯的航行事故,在南海水下也是有可能的。

  考虑到在南海附近日常活动的既有美国核潜艇,也有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还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常规潜艇,在事故尚未有第二当事方“认领”的情况下,单凭猜测就确定是某国的责任显然也缺乏依据。

1992年与美国潜艇相撞后的俄罗斯K-276号潜艇1992年与美国潜艇相撞后的俄罗斯K-276号潜艇

  核潜艇作为隐蔽性极强又涉核的关键性武器装备,世界各国对其日常动向都严格保密。美国海军虽然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核潜艇部队,同时也算是在信息公开上相当透明的海军,但在核潜艇问题上多数时候同样是大部保密,讳莫如深。

  除了新核潜艇的建造服役信息、老潜艇的退役消息以及少数潜艇完成任务返回本土的情况外,美国核潜艇在海上的行动很少有人报道,潜艇一般也不会随便进入其他国家的港口。少数的几次曝光,要么是在敏感时间点上造访敏感地区的威慑行动,要么就是与其他船只或物体发生龃龉,消息盖不住了。

2017年4月对韩国进行“日常停靠”的美国海军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2017年4月对韩国进行“日常停靠”的美国海军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

  从这次撞击事故来看,美国潜艇在行动上“无法保密”恐怕是其决定公开的重要原因。按目前情况,美国潜艇10月2日在南海水域与“不明物体”相撞,在进行紧急处理后以水面航行状态返回关岛,这意味着潜艇在事故发生后完全处于对外暴露、且难于机动的状态中。

  笔者粗略估算了一下,从南海中部水域走巴士海峡向东前往关岛,全程大约2000海里出头,按照美国普通核潜艇水面航速12节(“海狼”级核潜艇的水面航速未知)推算,大概需要7天时间才能走完这段旅程。

  这一过程中,潜艇航速低、机动性差、水面状态无法隐蔽,再加上当代潜艇也几乎没有可靠的防空武器系统,只要有任何的海空力量经过其航线附近,就一定会轻易捕捉到这艘潜艇;如果在战时状态,这种“捕捉”自然就会上升到“攻击”的层面。而南海作为当前中美海上军事力量博弈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所存在的各国海空力量的密度之高,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如果把美国潜艇的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不难发现这件事情牵动的力量可能更庞大:

  10月4日前后,包括美国海军“里根”号、“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打击大队,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所在的第21航母打击大队以及日本以“伊势”号直升机航母为核心的海上自卫队舰艇编队,总数超过17艘的水面舰艇编队,共同在冲绳以南的水域进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随后又有卫星拍摄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所在的第21航母打击大队向西穿越巴士海峡航行。

  而在此前后的10月1日至10月3日,台湾方面连续3天探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超大规模的机群出现在台湾西南空域,也就是南海上空靠近巴士海峡西侧出口附近的空域。虽然台军并未掌握住解放军空中编队的全貌,但3天之内出动145架次各型战机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中美双方在该水域的频繁大规模活动,再考虑到美国海军也有舰艇参加了英国航母编队,不能排除这一系列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为受损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行动提供一定的掩护。

  别的不说,这些行动至少能够防止别国舰机对“康涅狄格”号进行过多近距离的侦察监视,也能控制潜艇返回过程中“再生枝节”。

  随着“康涅狄格”号核潜艇靠近关岛,这次不大不小的核潜艇事故的处置应该即将告一段落。至于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只能等到后续调查研究之后,才有可能真相大白。

点击进入专题:
美国一核潜艇撞上不明物体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上一篇:印度10月15日起开放国际游客入境

下一篇:日本千叶地震已致52人受伤

联系《南方网报》 | 关于《南方网报》
京ICP备09087534号  |   QQ:304765718  |  地址:www..nfwb.net.cn  | 010-86753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