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东亚三国经济抱团抗疫:中国像“黏合剂” 对于在韩国化妆品企业中国事业部工作的崔镐(音译)来讲,他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中韩市场会成为该公司“仅存”的两个市场。 “从我们的后台数据来看,线下渠道方面,自4月以来,中国和韩国的线下渠道开始逐步恢复至往年的水平,而其他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线下渠道仍处于几乎完全停滞的状态。”崔镐在化妆品行业工作了近五年,而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的远不仅是市场的销量,更凸显市场的重要程度以及抗风险的潜力。 崔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其他目标的新兴市场仍处于消费低迷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市场会成为营销活动的重中之重,会有更多产品在中国市场进行首秀及推广。他们公司还决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在进博会上推出一批全球首秀产品及新品牌。 “相信所有看到销售数据和疫情中确诊患者数量的企业,只要思维正常,都会选择将有限的资源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崔镐如是说。 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稳步回升,中国制造业近期以近十年最快的速度增长。7月份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份的51.2升至52.8,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九年半以来最高增速。 有报道认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复苏,亚洲地区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萎缩程度也在减轻——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萎缩速度相对较慢,制造商的压力正在减轻。而菲律宾和越南的制造业活动在7月份下滑,印度制造业萎缩也在加剧。 在疫情仍笼罩全球、日韩新一轮经贸争端持续的背景下,更多人士认为中国在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提振区域经济发展上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韩面对面磋商:疫情以来首次 除了上述化妆品企业,作为韩国第二大汽车品牌起亚汽车在华设立的合资企业,东风悦达起亚在今年7月举行的成都车展期间,举办了“凯酷”(ALLNEWK5)新车型的发布活动。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委员长金泰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成都车展作为全球主要国家中首个重启的汽车展示活动,正是体现了中国市场率先走出疫情负面影响的重要佐证。韩系车品牌在成都车展不断“放大招”,正是对于中国抗疫成果及市场的高度肯定与认同。 日本高岛屋百货作为日本本土第一大百货连锁,于2012年12月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古北地区开设首店。 上海高岛屋董事长小森智明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背景下,有更多日本企业找到高岛屋,并希望与他们一同进军中国市场。高岛屋将积极参加进博会,将更多日本产品介绍到中国,承担“桥梁”的作用和功能。 8月1日,中韩经贸联委会第24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与外方首次面对面举行的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会议。 在8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韩双方率先开展联防联控,并建立“快捷通道”,树立了国际抗疫合作的典范,向外界发出了中韩两国坚定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明确积极信号的同时,对区域乃至全球经贸合作恢复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对此,韩国高丽大学政经学院李国宪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会议值得重视,不仅是因为它是疫情以来的首次政府间线下合作机制会议,还因为它达成的成果涵盖各个层面,既包括制度保障,也包括了具体的措施。 据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至2020年4月(双方疫情发展已趋于平稳),中韩两国政府、民间机构及企业互赠的防护物资价值超过300亿韩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双边援助规模中位居前列,且形成了政府、民间双渠道的格局,成为全球地区抗疫合作的典范。 与此同时,中韩两国建立的商务人员“快捷通道”也在不断完善。7月26日,来自韩国中小创业企业加速器协会(KAA)旗下16个风险投资企业的21名企业家访问黑龙江省展开考察,这是中国地方政府首次针对海外中小企业家开放“快捷通道”并举办线下投资洽谈会。 据中国驻韩大使馆的数据,截至7月底,中韩两国已有超过1000人次享受到了“快捷通道”的便利。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认为,中韩、中日(正在推动)建立的商务人员“快捷通道”,不仅使两国商务人员之间的人员流通更加畅通,也将推动中日韩三国经贸战略进一步靠拢。 中韩之间人员往来的常态化,除了市场因素驱动,与中国的疫情防控努力也有一定的关联。 8月9日,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宣布,自8月10日起,解除针对中国湖北省的入境限制及签证限制措施。稍早前,韩国已宣布将中国、越南、柬埔寨等三个国家列为疫情低风险国家。这也是韩国政府自疫情出现以来,首次解除针对特定地区的入境限制措施,也是全球首批撤销针对中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国家之一。 需求倒逼“抱团取暖”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暴发以来,东亚三国不仅在防护物资互赠方面成为全球的典范,在合作机制的构建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境内共有近1500名企业家,着急前往中国与日本维持其工作或商务活动,其中有近1000名的目的地是中国。 联委会期间,中韩双方就深入开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新南方”“新北方”政策对接合作,共同编制《中韩经贸合作联合规划(2021—2025)》,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推动如期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等重点制度保障方面达成一致。 而在6月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贸部长特别视频会议上,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就争取年内达成RCEP,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促进跨境贸易投资发展达成共识。 不过,近期日韩两国的经贸争端有所加剧。 今年6月,韩国重新就日本对关键工业材料出口限制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原因是东京方面仍未回应韩国方面要求取消一年前实施的出口限制的呼吁。7月29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宣布,同意设立专家组调查日韩的芯片材料出口管制争端,而日韩两国先后曾指责对方“破坏对话”。 7月31日,日本服饰品牌优衣库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零售业趋势变化、疫情扩散和韩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决定下月在韩国关闭9家门店。 8月4日,韩国法院对二次世界大战中强征劳工索赔案被告方日本制铁公司(原新日铁住金)下达扣押其在韩资产命令,当天生效。对此,日本制铁7日正式提出上诉。 不过,日韩关系并非没有改善的机会。 韩国贸易协会驻沪首席代表沈准硕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两国的争端或将陷入长期化的态势,但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都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并高度评价中方不断推进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的举措。 李国宪也提出,正是韩中、韩日、中日三方在经贸往来层面存在着较强互补性的市场因素,使三国高层不断搁置矛盾与摩擦,推动三方的互动与合作,“从一定程度来看,中国正成为中日韩三方合作的主导者与促进者。”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日本专家的认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专栏作家大岛塚一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日、中、韩三国在疫情下的表现相对较好,但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日韩两国虽然会在半导体等出现竞争的方面继续有所龃龉,但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仍存在战略对接及合作的空间。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时也提出,今天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要认真面对全球化课题的时刻,而中国与日韩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根据三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下一步三国将着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日韩两国是唯二没有签署过自贸协定的国家。李国宪与大岛塚一均认为,RCEP与中日韩自贸区的双重制度保障,或许将为日韩两国解决彼此间的不信任提供某种契机与机遇,并齐力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的地区间合作。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